我的天後堂妹
關燈
小
中
大
我的天後堂妹
“他們怎麽把你請動的?”
武媚娘在武婧兒說完的瞬間,眉頭一挑,一雙鳳眼漫不經心地掃過武婧兒說道。
上午,紫宸殿的長窗全部打開,明媚的陽光肆意地潑灑進來。殿內亮堂堂的,又有晨風不斷吹進來,吹得人神清氣爽。
武婧兒今早一來皇宮,就去紫宸殿面見武媚娘訴說此事。
“他們給了你什麽報酬?”武媚娘又問。
武婧兒笑著給武媚娘斟茶,道:“出身公主府的一位護衛受突厥蕃將所托,送來一車金銀布帛,走的時候我讓他帶了回去。”
武媚娘接過茶,抿了一口,問道:“怎麽不收下來?”
武婧兒搖搖頭,給自己也斟了一杯自飲,道:“今兒他送一車金銀我應了,明兒有人送兩車金銀我也應了。這應來應去的,豈不是給娘娘你找麻煩?索性誰的禮我都不收,而且我也不缺這些。”
武媚娘嘴角彎起,又問:“那你今天為什麽來了?”
武婧兒道:“不為其他,只為邊地安寧。咱們大唐處理中原地區的叛亂,向來只誅首惡,不波及餘辜。為什麽呢?不過是因為那些百姓是被裹挾的可憐之人,皇帝仁慈,故赦其無罪。”
“裴相一介文臣,未通邊事,他如此想原是不錯。只是草原族部落與中原風俗不同,不能以中原的情況揣度。如今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四人他們還代表著單於都護府的幾十個部落,若斬殺他們,恐怕是會引發漠南局勢動蕩。”
武媚娘聽了,擡眼道:“亂臣賊子,人人誅之。若我今日放過了他們,豈不是養虎為患?”
武婧兒聞言,嘆道:“這場叛亂中大唐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,若斬殺他們能震懾他人,我定當支持。只是大唐局面與歷朝不同,東北有靺鞨、契丹、奚,北有突厥、鉄勒諸部,西有昭武九姓、突厥十姓部落,西南有吐谷渾、吐蕃,南方有俚人部落,如今朝廷又將流求納入版圖,算下來這大唐中的蕃人部落數也數不清。這些部落或震懾大唐的軍威或仰慕大唐的文物或敬服大唐的恩德,才歸順大唐。”
“他們與中原風俗不同,披發左衽,賤老貴壯,因此太宗皇帝才設立羈縻府,任命效忠大唐的部落酋長擔任刺史、都督。這些酋長世代相襲,若是將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多人殺害,豈不是與這些部落未來的首領結下仇怨嗎?這樣一來,恐怕來日北疆又將引發動亂。”
武媚娘托著腮,凝視著武婧兒,笑道:“三姐姐愈發長進了,連這邊疆之事也說得頭頭是道。”
武婧兒搖搖頭道:“我說的這些不過是臨時抱佛腳,一些皮毛罷了。娘娘站得比我更高,看得比我更遠,你肯定知道這些利害,之所以未做決策,一定有我不知道的考量在內。”
武媚娘聞言嘆了一口氣,道:“三姐姐,你是第一次為他人向我進言。我本想允你,只是你也說了我有其他的考量。此事,你已經盡力,以後勿要將其放在心上了。”
武婧兒聞言一怔,臉上的表情幾乎凝固住,良久,才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武媚娘笑著安慰她道:“你能來找我說這事,已經盡力了,不要將太多的事情攬在身上。”
武婧兒垂頭喪氣,精心準備的理由卻沒有打動武媚娘。
起身正要離開,突然她靈光一閃,轉頭對武媚娘說道:“娘娘可聽說過‘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’?”
武媚娘聞言,擡眼看了眼武婧兒。正當武婧兒以為武媚娘會改主意之時,卻見武媚娘揮揮手,讓她離開。
哎!
武婧兒怏怏不快地離開了紫宸殿。
室外陽光明亮,照得武婧兒下意識地閉上眼睛。連續幾日沒有下雨,樹木的葉子卷了起來,周圍也漸漸變得燥熱。
武婧兒回到綾綺殿,嘆了一口氣,心一直揪著,不知道為何武媚娘要同意裴炎的建議,著實令人不解。
武婧兒不知道的是,武媚娘在她走後,嘴裏重覆念著:“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?”
武媚娘確實不想駁裴炎的奏章,也不想讓裴行儉憑借軍功扶搖直上,但她不得不顧忌大唐,不得不顧忌未來。
打江山容易,守江山難。換而言之,鞏固大唐對邊疆的統治比攻下這些地方更難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經營。
稍不留神,就可能失去這些地方。
武媚娘嘆了口氣,揉揉緊皺的眉頭,她的立場已經不知不覺傾向於武婧兒。
至於裴炎麽,武媚娘雖然遺憾駁斥了他,但她覺得以目前的架勢,她終將會和裴炎走向對立。
幾位宰執之中,德高望重的劉仁軌年過八十,老邁不堪,待劉仁軌去世後,裴炎就成為宰執之中資歷最深的人物。
以這人的資歷和性格,他恐怕將來要與自己爭上一爭。想到此處,武媚娘臉上露出一絲奇異的笑容,充滿了躍躍欲試。
至於裴行儉麽,據說精通陰陽歷數,而且出將入相,武媚娘對他倒有些忌憚。但有裴炎在,他未必就能如蘇定方那樣獲封國公,不過需要把他遠遠地打發了。
單於都護府離長安太近,可以稍微做個過渡,安北都護府和安西東都護府都合適,流求都督府也不錯啊。
想畢,武媚娘準備將這事拋給李治處理。她起身去了含涼殿,外面楊柳沈默地垂下,三三兩兩的宮女在驕陽下行色匆匆,見到她之後紛紛停下垂手而立,靜待其過去。
武媚娘看著熟悉的含涼殿,突然頓住腳步,想起了自己初進皇宮之時。那時陛下是不是像自己的一樣,處理完公務後,抽得空閑時間去自己的寢殿探望自己。
武媚娘嘴角露出一絲微笑,覺得既好笑又有些陰陽顛倒的荒誕之感。
李治身體不好,最怕熱,熱了容易出風疹,整個夏季他幾乎都呆在含涼殿內。進去之時,武媚娘發現李治正在室內練字,眉頭一皺,道:“陛下,你怎麽不好生靜養?”
李治聞聲擡頭,笑道:“朕這幾日精神好了許多,偶然一書,發現水平下降不少,剛隨意寫了幾筆,可巧被你碰見了。”
武媚娘走進,將李治寫好的紙張拿起來,一邊端詳一邊笑道:“我瞧著陛下的書法一如既往地好。”
李治聞言,連連搖頭,坐到圈椅上,嘆道:“你呀,就是愛說這些話讓我開心。有什麽事過來找我?”
武媚娘一向為國事為重,上午一般都在處理宮務,通常是下午才過來陪李治說話。
武媚娘將紙張放下鋪平整,再壓上鎮紙,轉頭看向李治道:“沒事就不能來找你?”
“當然可以。”李治朗聲笑起來。可見他的風疾確實好了很多,人也變得極有精神,說話中氣十足。
宮女忙在李治身邊放一把圈椅,武媚娘坐下,雙手扶在扶手上,蕩了蕩雙腳,嘆道:“這個椅子真舒服。”
“是啊。我現在都不愛坐踏上了。”李治讚嘆道。
說完,李治端著一杯茶,目光炯炯地看著武媚娘靜待下文。武媚娘了解李治,李治何嘗不了解武媚娘?
武媚娘笑了一下,沒有隱瞞,將朝中關於如何處置阿史那伏念等人的意見說了出來。
李治聞言,沈吟了一會兒,沒有說話。
武媚娘又說道:“這事牽扯甚廣。你也知道三姐姐向來對朝廷的事務不太關心,今兒早上也被人請動來找我說情。陛下,你猜猜,她是站在哪一邊?”
李治想了下,笑道:“定是請求寬大處理阿史那伏念那一邊。怎麽有人找三姨頭上?她好像與突厥出身的蕃將沒有什麽聯系。”
武媚娘解釋道“她之前有個出自突厥別部的護衛,後來因事回了長安,不知是誰知道了這層瓜葛,就請托那護衛帶了一車金銀布帛來到公主府。不過三姐姐讓他把財帛都帶了回去。”
李治嘆道:“你說的不錯,這事確實牽連甚廣。”
“那陛下準備如何處理?”武媚娘問道。
李治道:“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德溫傅叛唐著實可惡,百死莫贖。可是北疆民族成分覆雜,各部落又是世襲,若今日斬殺這兩人,怕是與這些部落結怨,後患無窮。”
“罷了。”李治將茶盞放下,道:“阿史那伏念等人依都曼故事處理,同時加強對漠南漠北的控制。”
武媚娘心中一動,道:“陛下覺得裴行儉如何?他文武全才,又屢戰屢勝,而且在西域諸國留下仁義的名聲。讓他管理單於都護府,你怎麽樣?”
李治眼睛一亮,道:“甚好,從此漠南不覆為慮。”
武媚娘聽了心中有些酸,但認為尚且在掌控範圍內,只要她當朝理政一天,就能掌控裴行儉的仕途一天。
這場紛吵終於落下帷幕,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四人僥幸活命,被賜予宅邸閑職,在長安居住,榮養起來。
帝後二人對裴炎的意見沒有完全采納,饒恕了阿史那伏念,但對裴行儉功勞的核算上聽取了裴炎的意見。他作為主帥,與副將程務挺一樣授封郡公。
不同的是,程務挺被封為右武衛將軍留在長安,而裴行儉被授予單於都護府都護一職,將要離開長安前去任職安撫諸部。
戰敗失利的蕭嗣業,李治念在蕭家與皇室有舊,將其流放流求。其實原本打算流放嶺表,但由於武徽音一直上書說缺人才,於是筆鋒一改,將人流放到流求。
蕭嗣業討伐過高麗,對山林作戰十分熟悉,流放到流求,或許他還能為大唐發光發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他們怎麽把你請動的?”
武媚娘在武婧兒說完的瞬間,眉頭一挑,一雙鳳眼漫不經心地掃過武婧兒說道。
上午,紫宸殿的長窗全部打開,明媚的陽光肆意地潑灑進來。殿內亮堂堂的,又有晨風不斷吹進來,吹得人神清氣爽。
武婧兒今早一來皇宮,就去紫宸殿面見武媚娘訴說此事。
“他們給了你什麽報酬?”武媚娘又問。
武婧兒笑著給武媚娘斟茶,道:“出身公主府的一位護衛受突厥蕃將所托,送來一車金銀布帛,走的時候我讓他帶了回去。”
武媚娘接過茶,抿了一口,問道:“怎麽不收下來?”
武婧兒搖搖頭,給自己也斟了一杯自飲,道:“今兒他送一車金銀我應了,明兒有人送兩車金銀我也應了。這應來應去的,豈不是給娘娘你找麻煩?索性誰的禮我都不收,而且我也不缺這些。”
武媚娘嘴角彎起,又問:“那你今天為什麽來了?”
武婧兒道:“不為其他,只為邊地安寧。咱們大唐處理中原地區的叛亂,向來只誅首惡,不波及餘辜。為什麽呢?不過是因為那些百姓是被裹挾的可憐之人,皇帝仁慈,故赦其無罪。”
“裴相一介文臣,未通邊事,他如此想原是不錯。只是草原族部落與中原風俗不同,不能以中原的情況揣度。如今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四人他們還代表著單於都護府的幾十個部落,若斬殺他們,恐怕是會引發漠南局勢動蕩。”
武媚娘聽了,擡眼道:“亂臣賊子,人人誅之。若我今日放過了他們,豈不是養虎為患?”
武婧兒聞言,嘆道:“這場叛亂中大唐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,若斬殺他們能震懾他人,我定當支持。只是大唐局面與歷朝不同,東北有靺鞨、契丹、奚,北有突厥、鉄勒諸部,西有昭武九姓、突厥十姓部落,西南有吐谷渾、吐蕃,南方有俚人部落,如今朝廷又將流求納入版圖,算下來這大唐中的蕃人部落數也數不清。這些部落或震懾大唐的軍威或仰慕大唐的文物或敬服大唐的恩德,才歸順大唐。”
“他們與中原風俗不同,披發左衽,賤老貴壯,因此太宗皇帝才設立羈縻府,任命效忠大唐的部落酋長擔任刺史、都督。這些酋長世代相襲,若是將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多人殺害,豈不是與這些部落未來的首領結下仇怨嗎?這樣一來,恐怕來日北疆又將引發動亂。”
武媚娘托著腮,凝視著武婧兒,笑道:“三姐姐愈發長進了,連這邊疆之事也說得頭頭是道。”
武婧兒搖搖頭道:“我說的這些不過是臨時抱佛腳,一些皮毛罷了。娘娘站得比我更高,看得比我更遠,你肯定知道這些利害,之所以未做決策,一定有我不知道的考量在內。”
武媚娘聞言嘆了一口氣,道:“三姐姐,你是第一次為他人向我進言。我本想允你,只是你也說了我有其他的考量。此事,你已經盡力,以後勿要將其放在心上了。”
武婧兒聞言一怔,臉上的表情幾乎凝固住,良久,才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武媚娘笑著安慰她道:“你能來找我說這事,已經盡力了,不要將太多的事情攬在身上。”
武婧兒垂頭喪氣,精心準備的理由卻沒有打動武媚娘。
起身正要離開,突然她靈光一閃,轉頭對武媚娘說道:“娘娘可聽說過‘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’?”
武媚娘聞言,擡眼看了眼武婧兒。正當武婧兒以為武媚娘會改主意之時,卻見武媚娘揮揮手,讓她離開。
哎!
武婧兒怏怏不快地離開了紫宸殿。
室外陽光明亮,照得武婧兒下意識地閉上眼睛。連續幾日沒有下雨,樹木的葉子卷了起來,周圍也漸漸變得燥熱。
武婧兒回到綾綺殿,嘆了一口氣,心一直揪著,不知道為何武媚娘要同意裴炎的建議,著實令人不解。
武婧兒不知道的是,武媚娘在她走後,嘴裏重覆念著:“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?”
武媚娘確實不想駁裴炎的奏章,也不想讓裴行儉憑借軍功扶搖直上,但她不得不顧忌大唐,不得不顧忌未來。
打江山容易,守江山難。換而言之,鞏固大唐對邊疆的統治比攻下這些地方更難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經營。
稍不留神,就可能失去這些地方。
武媚娘嘆了口氣,揉揉緊皺的眉頭,她的立場已經不知不覺傾向於武婧兒。
至於裴炎麽,武媚娘雖然遺憾駁斥了他,但她覺得以目前的架勢,她終將會和裴炎走向對立。
幾位宰執之中,德高望重的劉仁軌年過八十,老邁不堪,待劉仁軌去世後,裴炎就成為宰執之中資歷最深的人物。
以這人的資歷和性格,他恐怕將來要與自己爭上一爭。想到此處,武媚娘臉上露出一絲奇異的笑容,充滿了躍躍欲試。
至於裴行儉麽,據說精通陰陽歷數,而且出將入相,武媚娘對他倒有些忌憚。但有裴炎在,他未必就能如蘇定方那樣獲封國公,不過需要把他遠遠地打發了。
單於都護府離長安太近,可以稍微做個過渡,安北都護府和安西東都護府都合適,流求都督府也不錯啊。
想畢,武媚娘準備將這事拋給李治處理。她起身去了含涼殿,外面楊柳沈默地垂下,三三兩兩的宮女在驕陽下行色匆匆,見到她之後紛紛停下垂手而立,靜待其過去。
武媚娘看著熟悉的含涼殿,突然頓住腳步,想起了自己初進皇宮之時。那時陛下是不是像自己的一樣,處理完公務後,抽得空閑時間去自己的寢殿探望自己。
武媚娘嘴角露出一絲微笑,覺得既好笑又有些陰陽顛倒的荒誕之感。
李治身體不好,最怕熱,熱了容易出風疹,整個夏季他幾乎都呆在含涼殿內。進去之時,武媚娘發現李治正在室內練字,眉頭一皺,道:“陛下,你怎麽不好生靜養?”
李治聞聲擡頭,笑道:“朕這幾日精神好了許多,偶然一書,發現水平下降不少,剛隨意寫了幾筆,可巧被你碰見了。”
武媚娘走進,將李治寫好的紙張拿起來,一邊端詳一邊笑道:“我瞧著陛下的書法一如既往地好。”
李治聞言,連連搖頭,坐到圈椅上,嘆道:“你呀,就是愛說這些話讓我開心。有什麽事過來找我?”
武媚娘一向為國事為重,上午一般都在處理宮務,通常是下午才過來陪李治說話。
武媚娘將紙張放下鋪平整,再壓上鎮紙,轉頭看向李治道:“沒事就不能來找你?”
“當然可以。”李治朗聲笑起來。可見他的風疾確實好了很多,人也變得極有精神,說話中氣十足。
宮女忙在李治身邊放一把圈椅,武媚娘坐下,雙手扶在扶手上,蕩了蕩雙腳,嘆道:“這個椅子真舒服。”
“是啊。我現在都不愛坐踏上了。”李治讚嘆道。
說完,李治端著一杯茶,目光炯炯地看著武媚娘靜待下文。武媚娘了解李治,李治何嘗不了解武媚娘?
武媚娘笑了一下,沒有隱瞞,將朝中關於如何處置阿史那伏念等人的意見說了出來。
李治聞言,沈吟了一會兒,沒有說話。
武媚娘又說道:“這事牽扯甚廣。你也知道三姐姐向來對朝廷的事務不太關心,今兒早上也被人請動來找我說情。陛下,你猜猜,她是站在哪一邊?”
李治想了下,笑道:“定是請求寬大處理阿史那伏念那一邊。怎麽有人找三姨頭上?她好像與突厥出身的蕃將沒有什麽聯系。”
武媚娘解釋道“她之前有個出自突厥別部的護衛,後來因事回了長安,不知是誰知道了這層瓜葛,就請托那護衛帶了一車金銀布帛來到公主府。不過三姐姐讓他把財帛都帶了回去。”
李治嘆道:“你說的不錯,這事確實牽連甚廣。”
“那陛下準備如何處理?”武媚娘問道。
李治道:“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德溫傅叛唐著實可惡,百死莫贖。可是北疆民族成分覆雜,各部落又是世襲,若今日斬殺這兩人,怕是與這些部落結怨,後患無窮。”
“罷了。”李治將茶盞放下,道:“阿史那伏念等人依都曼故事處理,同時加強對漠南漠北的控制。”
武媚娘心中一動,道:“陛下覺得裴行儉如何?他文武全才,又屢戰屢勝,而且在西域諸國留下仁義的名聲。讓他管理單於都護府,你怎麽樣?”
李治眼睛一亮,道:“甚好,從此漠南不覆為慮。”
武媚娘聽了心中有些酸,但認為尚且在掌控範圍內,只要她當朝理政一天,就能掌控裴行儉的仕途一天。
這場紛吵終於落下帷幕,阿史那伏念等五十四人僥幸活命,被賜予宅邸閑職,在長安居住,榮養起來。
帝後二人對裴炎的意見沒有完全采納,饒恕了阿史那伏念,但對裴行儉功勞的核算上聽取了裴炎的意見。他作為主帥,與副將程務挺一樣授封郡公。
不同的是,程務挺被封為右武衛將軍留在長安,而裴行儉被授予單於都護府都護一職,將要離開長安前去任職安撫諸部。
戰敗失利的蕭嗣業,李治念在蕭家與皇室有舊,將其流放流求。其實原本打算流放嶺表,但由於武徽音一直上書說缺人才,於是筆鋒一改,將人流放到流求。
蕭嗣業討伐過高麗,對山林作戰十分熟悉,流放到流求,或許他還能為大唐發光發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